SERVICE PHONE
13986669999发布时间:2024-02-23 17:31:50 点击量:
畅谈趣味生活-刘海旺一壶老酒,忆乡愁,想父母。说起酒,人们都津津乐道。生活经验告诉我们,酒是开心果,能活跃气氛。逢年过节,以及同学、战友、好友聚会,都要摆酒设宴,盛情热待。开开心心,欢欢喜喜,热热闹闹,喜庆一番。在中国,这是几千年流传下来的民俗习惯。就连国宴也要上茅台、长城干红。一条大河波浪宽,朋友来了有好酒,豺狼来了有。国人、国歌与酒是相亲相融的。
常在酒场上走,自然清楚传说中的喝酒五步曲。头一步是甜言蜜语,酒桌上的人们,尤其是男女混搭,那酒话一开始总是甜蜜蜜的。第二步是花言巧语,一般情况男士要对女士表白,往往是很会讲话,很注重礼仪,也很注重表现自我的。第三步是豪言壮语,酒喝到脸红的时候,那话说的就非常有气魄了,好像世界都是他的。第四步是胡言乱语,喝高了就开始瞎说了,嘴上没有把门的啦,趾高气扬,开始胡说八道,出洋相了。第五步是不言不语,进入醉酒状态,需要朋友送回家了。以上笑谈只流传于民间。其实,官场上喝酒还是讲文化讲礼仪的。有文化有品味的亲朋好友在一起相聚,喝酒也是讲文明的。当然,酒场上也常常会遇到友人喝多的时候,最好的办法是找车送回家,千万别自己跑了,那就不够意思了。年轻人,胆子大,酒又壮胆,所以,喝高了也属正常。应当讲究的是,酒可以喝,但要管控好自己。尤其是有媳妇和孩子的人,场面可以应付,但一定不要喝多了,喝高了。否则,回家会挨骂的。遇到年轻又不懂事的老婆,会在这时候训你,数落你,有的则可能导致两口子打架,后果很严重。其实,这里有个家庭技巧,实际上也是个生活常识问题或日常修为。家里老公喝多了,做妻的要像对待怀抱中的婴儿一样,哄着。绝对不可以骂。骂会刺激,酒壮熊人胆,平时听话的老公,也会被激怒,跟你干起来。这时,可吃些香蕉以解酒。尔后扶休息。最好的方法是泡上一大杯蜂蜜水,让他喝。
酒是一种文化,在中国有着上千年的历史。传说,杜康是酒的发明者。曹操诗云,何以解忧,唯有杜康。古往今来,人们关于酒的传说,伴随着人类进步,科技发展,一直在延续。信手拈来,如酒香,令人感慨而回味无穷。如三杯和万事,一醉解千愁。春为花博士,酒是色媒人。醉过才知酒浓,爱过才知情重。酒逢知己千杯少,话不投机半句多。遥知湖上一樽酒,能忆天涯万里人。人生得意须尽欢,莫使金樽空对月。烹羊宰牛且为乐,会须一饮三百杯。把酒问青天。不知天上宫阙,今夕是何年。我欲乘风归去,又恐琼楼玉宇,高处不胜寒。起舞弄清影,何似在人间?转朱阁,低绮户,照无眠。不应有恨,何事长向别时圆?人有悲欢离合,月有阴晴圆缺,此事古难全。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。酒是天赐的九月果汁(伏尔泰)。酒就是歌,歌就是酒。酒和歌是一家子(爱默生)。酒促成一拍即合的友情(约翰.盖伊)。酒不能发明什么,只会抖出秘密而已(席勒)。
问询吴刚何所有,吴刚捧出桂花酒。这是主席借酒缅怀先烈,歌颂英雄,昭示人民争惜悍卫成果。
红军四渡赤水,一是可以摆脱甩掉尾追敌人。二是部队路过茅台镇,不仅可以饮用茅台酒,还可以用茅台酒疗伤。红军战士伤愈了,战斗力増强了。毛主席英明伟大呀!赶路用酒显智慧。
这些古今中外,对酒的描述、评价和赞誉,加深了我们爱酒喝酒的情感和兴趣。时代走进今天,酒场上的调情话就更具有现代生活气息了。如感情深,一口闷,感情浅,舔一舔。我干了 ,你随意。能喝半斤喝一斤,这样的干部要重用。能喝三两喝八两,这样的干部要培养。我先打一圈,你们跟进。还有在酒场上,为活跃气氛,即兴发挥,为大家唱歌、跳舞的,也有说点荤段子的,等等。生活告诉我们,酒,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乐趣。酒是豪情的助燃剂,是热情的招待品,是的推进剂。酒,不仅中国喜欢,而且,全世界都喜欢。
我第一次喝酒,是在老家内蒙古。那是1975年秋天,我高中刚毕业,村上几个相好的弟兄,在村里一个老光棍家,打平和(AA制)。共同出钱买了一只羊,宰了炖全羊。白酒是从当时的供销社门市部买的散装白酒。从晚上八点多喝到凌晨两点多。那一次,喝的到位。炖全羊,现宰的,吃的也香。
第一次喝啤酒,是1977年参军到了北京房山。记得当时1979年就提干了,兜里有钱了,每个月到北京好几次。去了,一般总要到王府井东风市场转转。到了中午,就到东来顺吃饺子。开始是一盘饺子,一个小菜,一瓶啤酒。刚开始,一瓶啤酒喝不完,因为那啤酒刚喝,觉得一股马尿味,喝不习惯。自己是因为看别人喝的香,才尝试的。到后来,慢慢的喝的习惯了,也就接受了,感觉喝起来也爽口了。当时瓶装啤酒750毫升,一顿饭也就一瓶啤酒 。几年过后,一顿饭能喝6瓶。实践证明,喝酒除了遗传基因外,后天煅练培养,日积月累,也能提升水平,增加容量。不吃螃蟹永远不知道它的味道。喝酒也是如此。
爱喝酒的人,通常都有醉酒的故事。逢场必去,掌握度数。只能是道理上应该遵循的原则,相对于喝酒的应酬者来讲,是难以把控的。因为那个度,谁也不好把握,拿捏那么精准。年轻人有血性,有豪气,自然也有胆气。白酒壮胆,越喝越香,越来劲。喝大了,喝高了 ,是经常出现的。往往越能喝酒的人,喝醉的时候越多。度,实际上,酒场上所有喝酒的人,都很难把控。我们敬爱的周总理 ,爱喝高度白酒,二斤以上的量。曾经跟许世友上将在家喝茅台酒比赛过,总理胜出。尽管这么大的酒量 ,有报道称,也醉过三次。第一次是结婚。第二次是出访苏联,在莫斯科喝高了。第三次是欢迎志愿军回国的宴会上。莫斯科那一次,总理事后向主席检讨了,主席听了,笑呵呵地说,喝酒的人,喝多了,没关系。北京那一次,主席事后当面批评总理了,总理检讨了。因为主席三天找不着总理,耽误事。
年青人,爱喝酒,也爱较酒,赛酒,认为自己能喝。九十年代初,我在赤城调研,县里接待,中午喝了不少白酒。接待方说,海旺这么能喝,我给找我们县里前三名酒仙赛一场,你看行不。我笑呵呵地答应了。第二天中午,组织方把县里前三名都请来了 。上了酒桌,相互认识,行握手礼。组织方说,今天,我作东,大家喝点好酒,切磋一下。喝酒的规则,由海旺定。我说,咱们要喝好,但不要喝倒。规则是,每人半斤白酒、三瓶啤酒(750毫升)、干红葡萄酒一瓶。顺序是先喝白酒,再喝啤酒,最后喝干红葡萄酒。自扫门前雪,一边吃菜,一边喝酒,一边谈笑呵呵。气氛浓厚,酒香扑鼻。喝到最后,第三名先倒在酒桌下了,扶休息。我和第二名都完成任务,门清。第一名,人家又喝了半斤多白酒。绝对是第一。是我见过的第一位能喝酒的高人。那时年轻,爱冒傻气。
1997年 ,在市里,晚上我喝了两顿酒,喝高了,找不着回家的路。出租车司机人好,免费把我送回家。事后,我特意请的车师傅吃了一顿饭,以表谢意。
有位卖河套老窖的老板,生意兴隆,偶然机会在酒桌上相识,成为酒友。每次喝酒,都开车把我拉上。老板挺能喝,爱听我喝酒后胡吹海聊,每次喝高了,都开车把我送回家。他早告诉我,他家地址和他的姓名 ,每次喝高了,我都给忘了。下次见面,他又考又问,我满面笑容,依旧答不上来。我笑着说,你还得请,我智商低,记忆对我来说,主要靠重复。说的大家哈哈大笑,成为酒桌上的笑谈。
酒后偶遇惊险一幕。有一年秋天晚上,我在朋友家喝酒,酒足饭饱,骑自行车回家,不知不觉,骑到建国路一个三米宽、三米深的大沟里。所幸,人和车都完好无损,现在想起来都后怕。因为那沟是石头砌的,如果撞到头部,危险性极大。可能是当时,喝酒了 ,人处于一种自然壮态,没有慌张,当时掉进沟里 ,我在自行车上骑着着地,并没有怕的感觉。就是事后想起,有点害怕。此事一直没敢跟媳妇说 ,现在才公开。
其实,正经喝酒是我转业到地方才慢慢养成的习惯。开始,每天晚上,喝二两二曲。一星期一瓶白酒。后来喝着喝着,量就増加了。一天半斤。到了2014年,发展到一天一斤了。高度、低度白酒,对我来说,都一样。我喝酒的特点是,一个人,慢用慢喝 。特能吃 ,菜、肉、主食特能下货。晚上酒足饭饱,人的身体自然发胖。身高1.6米,体重160斤。属于重度肥胖。血压有点偏高。体检,医生让戒烟酒,降体重。听医生的线年,春节过后,我就把烟酒都戒了,体重也降了30斤。血压恢复正常。
这么多年,各种白酒,我都喝过。八大名酒,是喜庆节日首选。我都喝过。平时买酒,是媳妇和儿子的第一要务。娘俩,出差外地,总要给我带两瓶白酒回来。对此,我常常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满足感。我的体会,喝酒是一种享受,能喝是身体健康的标志。
酒越喝,感情越深。牌越玩,感情越薄。这是生活总结。因为,喝酒,即使是刚认识的人,到家拜访作客,主人也会热情款待,好酒好菜招待。而玩牌就大不一样了。牌桌上,你欠一元钱,也会反复催讨,有时,甚至是脸红脖子粗的。
生活中,还有另一种现象。就是不喝酒的人,看不惯、甚至讨厌或瞧不起爱喝酒的人。经常会背后七嘴八舌的指指点点,说三道四。无事生非,笑话他人,事实上是一种不良习惯。这种习惯的根源,某种程度上,来源于一种古老的旧观念,夹着尾巴做人。这句话,从好的方面讲,是严格要求自己。而从另一方面讲,爱拽别人的尾巴,爱挑别人的毛病,抓住了就不放。轻者,说长道短,横加指责。重者,抓住不放,修理整治。而我觉得,人,看到缺点,反而好相处。而城府深,不露痕迹,则需要防范。因为你不知道他是什么样的人。所以,在不伤害别人,不影响交通的情况下,保持自然生态最好。日常交往中,理应多一点理解帮助,少一点挑剔和冷漠。简单、善良、豪爽、真诚,是华夏儿女的文明基因。
这里,还想多说一句。许多旧观念是需要认真分析研究的。如人在屋檐下,不得不低头。讲究的是忍辱负重。当日本鬼子侵略中国的时候,国内的汉奸伪军遍地都有,数量之大极其可悲。软弱可欺,落后挨打,而中国人的骨气、志气,是主席 ,指挥志愿军,在抗美援朝战争中,硬拼打出来的。试想,低头,能行吗?中国人民能不受外辱吗?
喝酒交友,要有文化品味,要融入历史文化之中。我是喜欢自己一个人在家喝酒的。慢慢喝,就着肉菜,慢慢享用品味。为了喝好酒,自己经常下厨做一些下酒菜。如炖肉,炖排骨,炖鱼,炒豆芽,炒菠菜,西红柿炒鸡蛋,糖炒花生米,做家常豆腐,还有拍黄瓜,拌三丝(水萝卜,白萝卜,黄萝卜)等。餐桌上经常放有苹果,橘子,香蕉。爱喝酒的人,平时在家做菜应放些糖,因糖对肝脏有保护作用。饮食上要多吃碱性食品,多吃醋。喝酒要养成吃主食的习惯。主食一般以饺子,包子,米饭,面条,馒头,饼等均可享用,酒后进食对胃有保护作用。通常情况下,夏天,喝点啤酒,防暑。冬天,喝点白酒,暖和,晚上睡个好觉。过节了,喝点干红,氛围好和谐,还可增强记忆力。
昨天,新天地南门旁边卖榴莲,我买了个大点的。师傅称好分量,用刀剥开,把瓤取出来,给装进两个餐盒里。我带回家,让家人尝鲜。媳妇、儿子吃了说好,挺香,挺好吃,挺新鲜。这让我想起第一次吃榴莲的岁月往事。
2009年秋季,我坐飞机去海南,有天晚上在三亚大东海海滩,和几位好友在海滩边吃海鲜,喝酒唱歌。听海边的渔民说,吃海鲜要喝高度白酒,是传统习惯。那天我们十多人喝的就是高度白酒。回旅馆的路上,路过夜市,为解酒,我买了三斤榴莲、三斤毛荔枝,回旅店分着吃了。这是我第一次去海南,也是第一次吃榴莲,印象很深。榴莲闻着臭,吃着香,个头大,外壳坚硬带尖刺,里边的瓤软乎乎的,很嫩很绵,吃起来味道别致,口感特好。往往是吃了还想再吃。在海南,有两样东西不让带上飞机,一个是榴莲,另一个是珊瑚。
第一次吃稍麦,是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。1976年冬,我受父母委托,到原内蒙古农牧学院宗汉民副教授家拜访,住了几天。宗大爷一家,1971年下放农村,在我家老院住过几年。宗大爷住在呼市旧城的平房院里。到大爷家的第二天,宗大爷就骑自行车带上我,到呼市联营商场旁边的民族饭店吃稍麦,喝砖茶。稍麦,皮薄馅嫩,民族风味浓厚。作为清真食品,开创于清代,在内蒙古西部各城市流传很久,深受当地百姓和游人喜爱。尤以呼市、包头的羊肉大葱馅稍麦为上品。饭后,宗大爷还带我到呼市火车站看火车。大爷领着我同铁路工作人员打招呼后,进到站台,上火车车厢里边走边看,留下难忘的印象。因当时我是农家子弟,地道的农民,没有进过城,也没有见过火车。宗大爷领着我吃稍麦、看火车,算是长见识、见世面了。
1976年底,我参军到北京房山南尚乐炮七团营地,也是第一次坐火车到北京房山部队营房的。我们一车新兵,是夜里坐火车,第二天上午下火车,换乘汽车到部队营房。晚上在集宁停车吃晚饭,次日早餐是在北京吃的。当时,能当兵是光荣的事,而且又是在首都北京驻防,就更高兴了。部队是集体生活,来自,强调组织纪律,整体划一。服从命令,听从指挥。人民军队永远是一所大学校,培养人、锻炼人。在部队待上几年,对年轻人来说,终生受益。尤其是组织协调能力,独立生活能力,适应社会的生存能力,都会是很好的基础和启迪。我是农家子弟,对此深有体会。实践证明,集体观念,集体荣誉,团结互助,勇敢顽强,不怕困难,不怕牺牲是培养出来的,愿为、能为整体利益、国家民族利益而付出、而奋斗,是一个民族优秀、国家兴旺的象征。
第一次打是在部队。当时,我在炮七团处干部股当干事。机关学军事,人人必须会打枪。打,每人5发。上靶3发是及格,上4发是良好,上5发是优秀。正式打靶前,我们处全体同志,在山沟里苦练了一星期。当时,训练打靶都是实弹,要求很严格,有教练。实弹射击考核,我是及格水平。5发,上了3发。刚开始训练手还抖呢,后来练了几次就好多了。
第一次坐轮船,我记得是1985年。我当时在北京平谷炮兵第六师部组织科任正连职组织干事。师部范主任安排我同41团组织股吴股长,一同搞炮六师师史调研,任务是采访历任炮六师师长、政委等老领导。走访回来,整理汇总,上墙展览并建档留存。我同吴股长俩人合计后,第一站先从北京军区炮兵开始。在北京香山,我们采访了时任北京军区炮兵司令员的李健同志。李司令是炮六师首任师长。第二站到天津警备区,采访了警备区部的。在天津,第一次品尝到了狗不理包子。尔后,我同吴股长从天津乘船到上海警备区。我俩是晚上登船的,坐二等舱。这是我第一次坐大船看海。夜深人静,茫茫大海,满天繁星,那场景令人憧憬遐想,根本不想睡觉。因为新鲜,人激动了往往睡不着。白天,船航行在海上,看到一群一群的大鱼,在海上来回跳跃,场面很壮观。在辽阔的大海上看到了海阔凭鱼跃的壮美画面。船从天津港出发,先后经渤海、黄海、东海,最后到达目的地上海港。在上海,我俩吃住在上海警备区招待所,接待挺好。我俩住了四天,见识了大上海外滩真容和繁华的商业门店。在上海完成采访后,我俩乘火车到杭州、苏州、南京又转了转,看了看,南京军区当时有采访任务。杭州西湖、苏州狮子林、南京玄武湖、总统府等,我俩都游览了。每个地方,当时我俩都住4~5天。到福州军区,我俩是从杭州坐火车去的。福州军区顾问沈仲文接待了我俩,给安排在梅峰宾馆。沈仲文曾是我们炮六师的老师长。老部队的人来福州了,老很高兴,亲自接待,陪我们吃饭,同时接受我们的采访,详细介绍了我们炮六师的历史沿革和战绩。在福州,老安排我俩游了武夷山,参观了茶厂,还给我俩带了二斤茶,很香。尔后送我俩到厦门参观。在厦门,我俩住了三天,参观了鼓浪屿,坐船看了金门岛。厦门人喝茶用小口杯,爱喝滚烫的热茶,做汤爱放鱼片,味道鲜。大带鱼两毛钱一斤,我俩在饭馆特意要了一盘鲜带鱼享用。厦门完成任务后,我俩乘车去广州。一下火车,一股热浪袭来,感觉广州比福州还热,留下永久记忆。在广州住了四天,在广州军区完成采访任务,我俩乘火车到武汉。当时香蕉便宜,我俩一人买了五斤,还没到武汉就黑了,俩人赶紧吃。五月间天太热,香蕉在火车上过夜就发黑了。到了武汉已是下午5点多了,我俩先安排好吃住。尔后,吴股长就带我到武汉战友家拜访。看全家人住一个长条形大屋,儿子、儿媳、女儿、女婿一大家在一起,挺和谐的一家人,待人也很热情。我俩刚坐下,女主人就给我俩煎荷包蛋款待我俩,用大海碗盛。每碗十个荷包蛋,放着白糖,挺实惠。我战友调侃说,这在武汉是招待新女婿的。盛情接待,恭敬不如从命,就硬给吃了。当时年轻,多吃点不打紧。因我俩实际上是吃过晚饭去家拜访的,吃的时候当时心里确实是在打鼓。武汉,夏天天气炎热,屋子里更是闷得慌,到了晚上,为凉爽,好多人都睡在马路上。
第一次登上城楼,是1999年10月3日,那一年是国庆50周年吉庆,在家看的阅兵式,威武雄壮。感觉不过瘾,10月2日下午就领上全家到北京了,在前门找了一家旅馆先住下。第二天早上,全家在广场先看了升旗仪式,国家仪仗队真威武,太帅了,代表了国家的意志和庄严。看了升旗仪式,全家买票登上城楼,尽情观赏,转了好几个来回,照了好多相片。感觉很爽,也很兴奋。现在,全家人还经常翻看当时的相片和合影。
岁月如歌,现在,每每想起,都觉仿佛回到昨天,情景历历在目,难以忘怀。愿我们的生活更美好,祖国更强大。
象棋,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,尤其在民间,作为益智的棋类运动,广为流传,深受欢迎。象棋的象是一个人。相传象是舜的弟弟,也喜欢打打杀杀,他发明了一种用来模拟战争的游戏。因为是他发明的,很自然也把这种游戏叫做象棋。到了秦朝末年西汉开国,韩信把象棋进行了一番大改,有了楚河汉界。到了宋朝定格为现在的模式。中国象棋是中国文化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。
我居住的小区,位于张家口市纬三路世纪豪园。2008年建成。我家搬到这里,是2005年国庆节。搬来的第二年,小区的南门就有下棋的了。棋摊的形成与逐步兴隆,与赵师傅有很大关系。老赵是修自行车的,爱下棋。每天都带两副象棋来。有活儿就修车,没活儿就下几盘棋。爱下棋的,爱看棋的,自然地围拢过来看看,凑凑热闹。老赵性格好,为人谦和,玩棋输赢不在乎,大家都爱跟他下棋,爱跟他调侃,有说有笑。一天到晚,热闹的棋摊,让大家在笑声中开心地度过了。
世纪豪园棋摊,一般上午10:30分,下午3:30分,晚上8:00,准有人摆摊下棋。夏天,下午下棋的有摊。每个棋摊周围都围满了人。有下的,有看的,有点步的。听话的,表扬几句。不听话的,褒贬挖苦几句。我也是其中一员,每天都光顾。看的时候多,玩的时候少。日复一日,年复一年,棋摊的氛围已经形成。每天大家都会自觉地来这里聚一聚,或下棋,或观棋,或聊天。这就是棋摊效应。
更有意思的是,时间久了,人们下棋观棋的态度也变了。常说,观棋不语真君子。在这里,可能行不通。因为大家伙太熟了,天天见面,天天下棋看棋,你不让他说,会憋的慌,没人调侃,反而不热闹了。而且大家也不习惯。所以,得让说,得让点,得有人起哄调侃,才热闹。大家伙才有笑声,才爱来爱看爱下几盘。
当然,一个棋摊的形成 ,在其发展阶段,不仅要有象棋爱好者,观棋爱好者,还必须有能撑摊护摊的热心义工。老霍、老席、老严等都是这样的热心人。每天负责拿棋、收棋、画棋盘,找对手捉对下,让大家来了,玩的玩,看的看。这种美德也是自然的,备受人尊重。让大家见识到,民间自有高素质的人。
还有一点想说,那就是来棋摊下棋看棋的人,不仅仅是为了棋而相聚,更重要的是天天还可以见面打个招呼,交流一下。交流讨论的,话题有大有小,如庆祝建国70周年大庆,庆祝抗美援朝胜利70周年,美国总统大选,还有日常生活中人们关注的房价、菜价、以及交通卫生、教育等。大家在一起每天都爱热议一番,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。所以,棋摊,时间久了,成了人们聚集交流、沟通信息的场所。到点了,大家自然而然地就走来了,或骑车、开车过来了。
在这里,我要为棋摊点赞,也为世纪豪园点赞。因为这块宝地是宜居宜业宜摆摊宜话动宜健身宜交流的好地方。
拿自行车来说,五十年代到九十年代,在城镇,一直是普通百姓家的主要交通工具。但现在被电动车、汽车取而代之。楼道里、楼底前废旧自行车堆放在那里,好多年无人理会。虽然平时也很少派上用场,但苦惯了、穷怕了的中国普通百姓,还是舍不得把它扔掉。
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,照相机、摄像机对城市普通家庭来说是奢侈品。现在基本都不用了,就连固定电话也都不装了。有手机就行。现在人们带手表也少多了。
从七十年代到二〇一五年,电视机是家庭常看常用的商品。现在城乡都基本不看了,无论大人小孩都在那儿摆弄自己的手机。现在手机功能多,用途广,上网、打字、聊天、视频、通话、看电影、看电视剧、看新闻、照相、摄像、导航、购物、交费、坐公交等,都可以用手机完成。方便、快捷、安全、好用。
经济在发展,技术在进步,时代在前进。有许多我们是想跟跟不上。时代变化,产品更新的快节奏,逼得我们再学习、再提高,因为有许多新知识、新理念、新技术要求我们去学习掌握,不然就跟不上节拍,就会落伍。在这样一个极具韵味而富有挑战的年份,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都会有所应对和感悟。
诚然,作为生活中的一员,我也是亲历者。我家起步晚,87年家用彩电,90年加装固定电线年学会用微信付款、坐公交云闪付。最近,正学习拼音,背声母、韵母表,重温小学课程。说来不怕笑话,现在我还不会网购,不会叫外卖。现在,手机正向5G过渡,要学的东西还很多。
讲个故事,2018年,儿子带父母到北京玩儿。坐地铁到东直门,结果在军博前一站,上车时我没上去。他娘儿俩上去了,原因是排队上车刚好到我那儿,门咔的一声自动关闭,我和她娘俩车里车外面面相看,很无奈。没办法,坐下一趟吧。下趟地铁来了,我坐到军博就下车了。心想他娘俩也应该在下一站的这里下车等我,结果想错了,我在站里走了两个来回,也没有看到娘俩。那天刚好出发前听媳妇儿的话,出门时没带手机,也没带钱(媳妇儿都带着呢)。我向地铁站里的服务员求助,想让人家给儿子发个信息,人家不带管,还很不耐烦。我只好从站里出来碰运气。走了两百米,碰了几波人都不帮忙,后来看到前面有三个人坐在台阶上乘凉歇息,忙上前问。一问对方是河北邢台人,我说我是张家口的,因上地铁没上去,跟儿子走两岔了,请师傅帮个忙,用您的手机给我儿子联系一下,告诉他我的位置,就说我在军博这一站等他娘俩。小伙子二话没说,要了手机号,就拨通了我儿子的手机,告诉了我的位置,联系上了。我想,这下有救了,有盼了,今儿个遇上好人啦。现在遇个好人可不容易呀,我好好谢了谢河北邢台老乡。人善良,助人为乐,必有福报。后来回到张家口,我还让儿子发个短信,再谢谢人家,欢迎他到张家口来。
当天本来是计划去北京平谷,故地重游,看部队老营房,结果坐地铁出故事,时间上耽误了。临时改计划去圆明园。我在北京部队服役十年,还真没去过。
圆明园,清代大型皇家园林。坐落在北京西北部,由圆明园、长春园、倚春园组成,也叫圆明三园,占地3.5平方千米。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。150余景,有万园之园之称。清帝每到盛夏就到这里避暑、听政、处理军政事务,因此也称夏宫。
圆明园始建于1707年,最初是康熙帝给四子胤禛的赐园,康熙为之题匾“圆明园”,园明为雍号。1722年雍正即位后,拓展原赐园。乾隆帝即位对圆明园增建。1860年10月6日,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,抢掠文物焚烧。八国联军后又遭匪盗打击,变成一片废墟。
改革开放后,进行修整。1984年12月1日破土动工,整修福海,历时七个月蓄水放船。1988年6月29日,圆明园正式向社会售票开放。主要建筑包括殿、堂、亭、台、楼、阁、榭、廊、轩、斋、房、舫、馆、厅、桥、闸、墙、塔以及寺庙、道观、村居、街市等,应有尽有。园内松柏树高大挺拔。福海挺大,坐船可游览观赏。圆明园细看并全走完得三天。圆明园既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,也是游览胜地。
当天,我们一家还特意坐地铁到南站(永定门火车站)。变化挺大,修的很现代,原来叫永定门火车站,现叫北京南站,在此可换乘地铁。早在80年代,每年我都会从这里坐车,或出差,或施工或回家。当时车站很乱,也很脏,讨吃要饭的多,现在看不到了,都撵走了。车站现在很整洁。
节假日出门看看转转,既是观察与体验生活,也是一种享受,同时在陶冶情操,大饱眼福、口服的过程中,也会有许多感受和感悟。
2·老婆的话不能句句都听,虽然养成的习惯不好改,但要考虑实情,要预想预判可能会遇到的情况,任何时候依靠自己才踏实。
4·现在社会同过去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大不一样了。当年学雷锋乐于助人是真人真事,善人善举,蔚然成风,全社会从上到下都一样,内外良心都基本纯洁。现在,动真心、发善心,真帮助人,只能是一种期盼或等待,更多看到或遇到的是冷漠与熟视无睹。旁观者多,议论的多。或事不关己,走开为上。这也是假和恶为什么能存在并有市场的原因之一。爱心善举不足,斗争性也就不强。当弱者或受苦的百姓受辱被欺负的时候,主持正义,主持公道的人往往看不到。这也是许多来自民间的冤屈,非得干预插手,才能为百姓申冤的道理所在。党和政府应始终牢记并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。
5·弘扬正能量,传承民族魂。中华民族,有着上千年的人类文明史,助人为乐应发扬光大。要让社会多一些关爱,人与人之间,多一些友好的帮助。
说说足球。2004年2月4日国际足联宣布:足球最早起源于中国。中国古代的蹴鞠就是足球的雏形。足球,属于世界级的体育运动项目,人们普遍爱看。尤其是世界杯、欧洲杯、欧锦赛,还有德甲、意甲等比赛,观赏性强,球技高,竞争激烈。
而我们国家的男足,踢了几十年了,到现在也没有冲出亚洲,走向世界。基本上是踢一场,输一场,被国人骂惨了。许多人不愿意看男足比赛,一看就憋气,就想骂。我是从来不看男足比赛,也没有骂过。世界杯,进入前八名,进行淘汰赛,我爱看,一场不漏地看。因为,那看的是具有国际水平的足球比赛,是足球盛宴,是真真的足球艺术欣赏与享受。
我国男足,年年踢,年年败,连小国也踢不过。比赛成绩,多少年了,一直不理想,一直疲软。究其原因:从国家层面讲,男足不是国球。不像乒乓球。在中国会打乒乓球的比比皆是。我们敬爱的毛主席和周总理也能打两下。男足就不同了。国人会踢足球的,少之又少。从社会层面讲,可供踢足球的场地也不是很多。我在张家口几十年,就没有见过有几个像模像样的足球场。全国地市级以上城市大致情况也差不多。有空地基本上都盖商品楼了,很难见到有草坪的足球场。学校周围也都让楼群给包围了,学校几乎没有大的像样的足球场地。而且经常踢足球的人,也并不多见。比赛基本上看不到。爱踢、会踢足球的人少。从家庭层面讲,每个家庭有计划、动用财力、精力培养孩子踢足球的,也不是很多,在全国可以说占比很小很小。这么多年,中国家庭培养孩子的方向是,让自家的孩子能上重点中学,考上重点大学,出来好找工作。很少有家长让自家的孩子专门或业余踢足球的。除非是孩子学习不好,而又偏爱足球,没办法,才让孩子踢足球。就连学武术、学散打,也比学踢足球的要多。从文化层面讲,现在国家职业足球运动员,普遍文化层次比较低。这与世界比,差距很大。巴西著名足球运动员,苏格拉底,上大学读医学系,是著名的外科医生,业余踢足球,成为巴西名将,国家足球队长,足球博士。我常想,如果我们国家的普通高校,有百分之九十五的男学生都喜欢踢足球,而且每所学校,都有自己的校队,且水平很高,那么,我国男足的水平,肯定会越踢越好,会跃上一个新台阶。但现在的情况是,在一所大学里,可能会踢足球的男生比例,估计不到百分之五,训练有素并能踢的好的尖子,就更少了。这是实际情况。文化水平上不去,也直接影响足球人才的选拔和训练水平的提高。所以,培养提高男足水平,要从国家、社会、家庭、文化等方面入手,努力营造国家氛围,少一点骂声,多一点关心。让社会关注,家庭重视,以此促进足球文化水平逐步提高。让孩子们真正喜欢足球,会踢足球,踢好足球。国家要统筹考虑,长远规划,从小抓起,从基础抓起,一步一个脚印,扎扎实实,有计划推进我国足球事业的普及发展与提高。
2019年4月,我从工作岗位上正式退休。之前,在部队服役10年。转业地方工作了32年。回家赋闲了,该干点啥呢?以前是爱喝酒、下棋、听音乐、做饭。现在彻底退了,真的闲下来了。这一大把时间,该如何安排呢,琢磨了好一阵子。最后决定在自家的阳台上种西红柿,尝试一下当农民的生活乐趣。于是,立马行动,找了十多个大花盆,弄上土,等到“五一”过了,就到菜市场买了二十多棵西红柿秧苗,给栽种上了。一下子,有活干了。天天浇水,松土,施肥。第二天,还要到棋摊上跟棋友们摆乎一阵。棋友们还给出主意呢。告诉你,该上什么肥。说,人吃啥,你就给西红柿上啥肥。我一想,有道理。第二天就到菜市场买了十斤芝麻饼,又找了个大桶给泡上了。发酵以后就可以用来作肥料了。当年用了后,西红柿长的又红又大又好吃,口感好。我摘了个熟好的,给老伴和儿子吃,娘俩说,真好吃。当西红柿红丹丹的挂满盆的时候,我还做了好几期视频,放在朋友圈让亲朋好友看,都给点赞。我心里美滋滋的。
转眼到了2020年,五一过后,西红柿种了二十多棵,还试种了一棵东瓜。当年,西红柿收获了120多个。东瓜长得大,有8斤多。全家人吃了三顿,才把大东瓜给消费了。
时间到了2021年,心里琢磨着,除了种好小菜园,还得增加点兴趣爱好,不能光是喝酒、下棋9博体育、种菜。还得有点文化品味。于是就试着学习写作,搞点文学创作。开始,啥都写。看到的、遇见的、听说的、想到的都写,写好了,腾抄到笔记本上。自我欣赏,偶尔也让老伴和儿子看看。不发表。大概是2021年10月16日,写了一篇《线日打印成电子文档,就试着给《当代文艺》编辑部发了,结果当晚,《当代文艺》就发信息提示,说明天上午发表。把我高兴的手舞足蹈。果真,第二天上午十一点多,我从手机上看到了。我当即转发到朋友圈,亲朋好友都给转发并点赞。从此,每写一篇,注册网络平台就给发一篇,调动了我的文学创作积极性。来情绪了,有热情了,作品有平台展示了,创作的愿望也高涨了。以后,又给《文学与艺术》《世界诗人》《北京头条》《中国文学》《世界笔会》《中华作家网》《中国精英文艺》《中国作家文盟》《人民教育在线》《秦岭热线》等发稿,也都给刊发了。遇见伯乐了。
一、回忆有趣童年,想家乡,念父母,反映时代生活的作品。代表作品有《岁月蕴好,感恩时代》《忆家乡》《陪护母亲19天》《穷则思变走出去谋发展》《童年的故事》《童年的记忆》《回想往事话感慨》《童年趣》等,发表在《北京头条》《中国文学》《中国作家文盟》《今日头条》《人民教育在线》《秦岭热线》《中国精英文艺》《中华作家网》。其中《岁月蕴好感恩时代》阅读量突破50万。
二、回想军旅岁月,创作了《难忘的军旅岁月》《难忘的第一次》《想起》《复查》等,在《中国文学》《中国精英文艺》《中华作家网》发表。
三、由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,嗅出灵感,动笔写成作品发表。如《也谈付出》《一点感悟》《亲历观察体味》《把看到想到的感悟说出来》《生活漫议与杂谈》《所见所闻》《群聊热议》《杂谈漫议》《生活杂谈》《市场见闻与随想》等,在《北京头条》《中国文学》《中国精英文艺》《中华作家网》刊发。
四、结合社会热点,感悟生活,写成杂文、议论文、小说发表。如《观察与思考》《素质与文明》《感恩》《说话与做事》《说说家用水电暖的劳心事》《对话》《市场见闻与随想》《可爱的小猫咪》等,在《今日头条》《北京头条》《中国文学》《中国精英文艺》《中华作家网》刊登。
五、整理学习心得体会,编写成文学作品。如《读书札记》《回顾与展望》《学历史赞伟人再奋进》《学习之伟大》《伟人颂》《漫议文明成就与网络微信》等,在《昆仑策》《北京头条》《中国文学》《中国精英文艺》《中华作家网》登载。
六、节日感想、随笔。逢重大节日,都写文,抒发情感。如《过年》《话端午》《晨话中秋》《漫话民俗佳节》《从过腊八节说起》《过大年看冬奥》《生日礼赞》《子弟兵赞》《福字谣》《五一感怀》《为祖国放歌》及“三八节”写的《珊瑚颂》《敬老婆》《赞母亲》等,分别在《北京头条》《中国文艺》《中国文学》《中国精英文艺》《中华作家网》发表。
七、灵感扑面而来,有创作和冲动,也会动笔撰文或写诗。如《话酒》《基业赋》《虎年兴》《天佑冬奥》《斗则进》《再住天和》《观大秦赋》《滨河赞》《年味》《为奥运喝彩》《南泥湾赞》《观冬奥》《花香世纪》《棋摊》《话说广场》《做买卖》《战友情》《强国路》《战疫情》《夏天到了》《好想走出大山》《前进吧,我的祖国》《放飞理想》等,发表在《北京头条》《中国文学》《中国精英文艺》《中华作家网》《人民日报客户端》《中央电视台官网》《中国双拥杂志》《今日头条》《秦岭热线》。其中《走进北京》赞颂祖国各省市区的34首诗词在《人民教育在线万。被清华大学图书馆永久收藏。
八、旅游,亲近自然,高歌大好河山,歌颂祖国。每次旅游都做好日记,把时间、地点、风土人情和感悟等记录下来,回来一星期内,趁着热乎劲,把留存的记忆,整理成文。还有冬天遇到下雪天,早上不到五点,就起床,穿戴武装好,出去观雪景了,安静,感觉好,回家就创作。跟着感觉走,效果自然有。如《看春》《看天》《贺春》《大地行》《远望》《春雪》《立冬观雪》《观雪景看冬奥》《游明湖》《游万全》《游丰宁》《湿地游》《再游黑龙山》《春游新疆》《冬奥名城张家口》《桂林三亚旅游回想》《大好河山尽情览》等,在《北京头条》《中国文学》《中国精英文艺》《中华作家网》《中央电视台官网》刊发。《春雪》《也谈付出》《难忘的第一次》《大好河山尽情观》等10多篇散文和60多首诗词被清华大学图书馆永久收藏。
九、为学习提高创作能力,这两年有意识地参加了国内大型文学创作比赛,撰写了首发作品。从2022年1月开始,先后参加了全国文学艺术精英新春贺岁杯大奖赛,获金奖;“诗词杯”全国首届文学作品大奖赛获2022十大爱国诗人奖;年味.乡情全国首届文学艺术征文大赛2022新年开局,获全国十大优秀文艺家;中华非遗文化.中国十二生肖文学大赛获最受欢迎十大作家;2022“孔子文学杯”全国华语文化大赛获孔子文学十大文豪奖;2022中国梦全国首届文学艺术大赛获金奖。2022年5月获中国百度新闻.中国腾讯新闻全国首届文学界劳动模范。2022年10月,群众推举.大数据评选获中国百度新闻.腾讯新闻.搜狐新闻纪念党的二十大全国最受群众爱戴文学家;2022大国文豪杯经典文学艺术大赛冠军;红星照耀中国2023文学艺术大奖赛冠军,大国崛起之盛世中华全国诗书画精英选拔赛冠军。我爱毛主席中华儿女文学书画大奖赛冠军。
十、2023年尝试创作歌词,先后撰写了《长江黄河颂》《平耀中华》《人民最爱子弟兵》《我爱人民军队》《致敬中人》《好想走出大山》《绿水青山让人醉》《有个朋友真好》《赞美网购快递和外卖》《前进吧重庆》《中国空间站真棒》《中国发展成就辉煌》《好味道》《前进吧,我的祖国》《复兴就是发展前进》《放飞理想》《光耀中国》《追逐梦想 开路前进》《追梦让成果汇聚》《好想说》《我想说》《国家靠你人民爱你》等歌词,在《人民日报客户端》《中国双拥杂志》《秦岭热线》等网站发表。并由伍薪蓓谱曲、王觉演唱,在红日蓝月KTV入库,由百度、腾讯向全国推介播放。深受听众喜欢。其中《光耀中国》在百度首页推荐:38.12万 阅读量; 20.89万 点赞:9874 转发:3526;《好想走出大山》推荐:36万 阅读量; 21.5万 分享:6045 点赞:9957 收藏648;《好味道》推荐:30万 阅读量; 23万 分享:5150 点赞:9047 收藏204。
读书学习是一种乐趣,文学创作也是一种乐趣。动手动脑,两者兼修,是一种劳动煅练与提高,也是一种享受。热爱劳动是人类的本能,是文明的源泉。
做自己从来没有做过的事情,是一种挑战,是一种幸福,是一种享受。劳动伴随健康,创作伴随学习,奋斗伴随向往,成果伴随乐趣。
刘海旺,中国作家文盟会员,世界汉语作家协会会员。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人。曾在北京部队服役,历任卫生员、排长、连指导员、师部组织干事。作品《冬奥名城张家口》《观察与思考》《回顾与展望》《几点感悟》《难忘的第一次》《话酒》《童年的故事》《童年的记忆》《漫话民族佳节》《传承文明成果,弘扬伟大思想》《锦绣河山尽情观》《畅谈趣味生活》《生活经历与感悟》《岁月蕴好,感恩时代》《光耀中国》《由感恩想到的》《亲近自然,赏大美中国与民族智慧》《歌颂伟大祖国》《致敬祖人》《正义的呼唤》《展望》《曙光在前》《大美中国》《故乡情》《好想走出大山》等在《人民文艺网》《首都文化网》《中华作家网》《中国文学》《中国精英文艺》《人民日报客户端》《中央电视台官网》《中国双拥杂志》《今日头条》《秦岭热线》等报刊、书籍、网络发表。《想家乡.念父母》《难忘的军旅岁月》《春雪》《也谈付出》《群聊热议》《乐趣》等十多篇散文,《走进北京》《赞十大元帅》《中国航天梦想圆》《银装素裹江山娇》等60多首诗词被北京大学、清华大学图书馆永久收藏。创作歌曲歌词《我好想》《好味道》《美丽的家园》等28首,在百度、网易广泛传唱,深受好评。